企业新闻

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日期:2020-08-03 16:12:27  来源:厅宣发中心

说明: 新闻发布会.JPG

发布会现场

说明: 通报防汛救灾工作情况.JPG

通报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情况

说明: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提问.JPG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提问

8月3日10时,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江西省减灾委员会在省水利厅三楼会议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防指灾评救助组副组长、省应急厅救灾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吴继波通报我省防汛救灾情况,省林业局灾害防治处处长沈彩周通报我省林业系统参与防汛救灾工作情况。  省防指指挥协调组副组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李小强,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徐志文出席发布会,并分别答记者问。

吴继波介绍,鉴于我省湖口站水位已退至21米以下,且长江、鄱阳湖水位均呈下降趋势。按照《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并经请示省防指总指挥、省长同意,省防指决定自8月2日20时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由II级调整为III级。

吴继波介绍,8月2日16时至8月3日8时,全省仅个别地方出现阵性降雨。8月3日8时,全省河道超警戒站数20个。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0.96米,超警戒水位1.96米。鄱阳湖星子站将维持退势。受“黑格比”外围影响,今明两天赣东北、赣中东部、赣南阴天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

吴继波介绍,根据各地上报,截至8月2日15时30分统计, 7月6日开始的洪涝灾害有南昌、景德镇、九江、上饶等10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共99个县(市、区,含功能区)746.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0.2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38.3千公顷,绝收185.9千公顷,倒塌房屋953户1868间,严重损坏房屋3723户7248间,一般损坏房屋18317户24020间,直接经济损失247.4亿元,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中。8月2日,长江干流、鄱阳湖区及其它堤防超警长度2128.17公里。7月8日至8月2日20时管涌、渗漏、跌窝等险情统计共2060处,其中8月2日上报险情1处,险情已完成处置。截至8月2日18时,投入抗洪抢险人力10.22万人,机械设备425台套,土石方3.22万方。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力418.84万人次,各类机械设备2.97万台套,土石方219.62万方。据各地上报统计,8月2日共消耗编织袋0.44万条,彩条布0.5万平方米,麻袋5000条,草袋1100条,复膜土工布0.2万平方。

就防汛救灾情况,吴继波介绍,一是规范管理集中安置点。截至8月1日统计,目前全省有南昌、九江、上饶等设区市13个县区设有集中安置点61个、集中安置人员6920人。按照“九有”,即有标识、有饭吃、有水喝、有床睡觉、有物资、有地方洗澡、有医疗点、有秩序、有台账的标准,加强集中安置点的规范管理。二是加强灾情会商评估。7月27日,省减灾办组织应急管理、发改委、工信、教育、民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等20余个部门召开灾情会商研判会,并对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相关指标进行详细解读,做好灾害综合损失评估。三是提前谋划灾后重建。会同省发改委认真研究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方案,会同省住建厅、财政厅等部门及时将倒房重建户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等“三类对象”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给予重点支持,并组织开展灾后倒房重建调查摸底工作,确保受灾倒房群众早日搬入新居。四是严格救灾款物监管。针对7月份洪涝灾害,7月21日,联合省财政厅将中央2亿元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下达至受灾县(市、区),紧急向全省8个设区市27个县(市、区)调拨30余批次97690件(套)救灾物资,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各地加强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发放和使用管理,确保救助工作规范有序、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沈彩周介绍,截至目前,洪涝灾害共造成全省林业系统直接经济损失约4.9亿元。南昌、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林业系统受影响最重。7月初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防指的科学指挥下,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迅速行动,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工作。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实行分级管理、包干负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工作制度,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二是加强防范应对。第一时间提醒、督促国有林场、种苗基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单位,落实各项汛期安全应急保障措施,强化防汛重点和薄弱环节防守。三是及时调度灾情。从7月10日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特别是11日提升至Ⅰ级后,省林业局每天对市县林业部门和局属单位防汛救灾进行调度统计,为领导决策部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四是开展防汛自救。全省林业系统先后组织260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防汛救灾工作。五是组织防汛救灾突击队。省林业局突击队累计出勤106人次,发现险情点14处;配合铺设防浪护坡彩条布2000余米,填沙300余袋,成功处置险情8次。

就防汛应急响应由II级调整为III级后采取的防御措施,李小强说,一是强化巡堤查险除险工作。指导沿江滨湖地区突出重点圩堤,尤其是中风险和偏高风险圩堤,突出险工险段、已出险堤段、未达标堤段等重点堤段,突出迎水面、穿堤建筑物等重点部位,按照规定的巡查人数和频次,持续加大巡查防守力度,提前落实防风、防浪措施,严防滑坡、泡泉等易发险情。同时,要加强防酷暑、防虫叮、防蛇咬、防雷击等保障措施,确保巡查人员自身安全。二是积极防范降雨影响。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报预警,重点关注“黑格比”台风对我省带来的降雨影响,突出山洪地质灾害、水库(水电站、山塘)安全度汛等防御重点,指导做好局地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特别加强逐6小时降雨落区预报,坚持群众提前转移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优化抢险救援力量配置。认真梳理当前抢险救灾重点任务,优化配置兵力,做好力量调整安排。加强与解放军、武警部队沟通协调,坚持军地协调联动,并合理安排工作督导和专业技术等支撑力量,确保险情高效、科学处置。四是加强应急排涝工作。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进度,以3座发生溃口险情的万亩以上圩堤为重点,统筹185座进洪单退圩堤,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应急排涝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就洪灾后,省林业局保障鄱阳湖候鸟常驻的措施,徐志文说,今年鄱阳湖区汛情形势严峻,越冬候鸟所依赖的食物(水生植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生物量将会大大下降。为保证候鸟平安越冬,省林业局准备采取五项措施保障候鸟在鄱阳湖安全越冬:一是积极跟踪监测洪灾过后的苦草、苔草、菰等候鸟常取食的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二是加强重点区域(如保护区)的栖息地管理,对子湖泊采用科学控水等综合手段,为候鸟栖息提供有效保障;三是扩大监测和保护范围,发掘栖息地潜力,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共同营造人鸟和谐的生态环境,使湖区和周边人工湿地(如农田、藕塘等)都为候鸟栖息和觅食提供保障;四是针对今冬明春候鸟可能分散到湖区周边农田的情况,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让湖区群众更积极地参与到湿地候鸟保护中来;五是做好物资储备,在候鸟食物短缺时适当进行人工投食,确保越冬候鸟有充足食物。

近20家中央和境外驻赣媒体、省内有关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回到顶部